随着智能、网络、协同与控制技术和无人平台技术的发展,未来在陆、海、空、天各个领域将出现类似于“狼群”“鱼群”“蜂群”等各类无人集群,实施全域无人集群攻击与防御作战。有模拟试验表明,在同等条件下,装有传感器和武器的100架无人机集群摧毁了63个目标并探测到91%的敌军部队,而现有的可部署火力单位只消灭了11个目标,探测到33%的敌军部队。试验充分展现了无人机集群极高的作战效能,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作战模式。
据新华社记者6月10日报道,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完成了119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试验,刷新了我国保持的67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试验纪录。世界各国在智能集群领域的你追我赶,缘于集群技术的巨大优势和极高的作战效能。
智能化集群技术通过模拟群聚生物的协作行为与信息交互方式,以自主化和智能化的整体协同方式完成作战任务。它有4个重要特征:一是去中心化,即没有一个个体处于主导地位,其中任何一个个体消失或丧失功能,都不影响群体功能。二是自主化,即所有个体只控制个体行动,并观察临近个体位置,实时自主协同。三是集群复原,即集群受外力改变群体结构、位置时,新的集群结构会快速自动形成并保持稳定。四是功能放大,即集群能够克服个体能力的不足,通过协同实现整体能力放大,即1+1>2的效果,这使得集群作战具有多种优势。
一是情报优势。智能化集群具有广泛分布的传感器,多平台能够相互协作完成对目标的精准定位。比如,当实施图像侦察时,各个平台从不同角度完成对目标的全方位侦控,实现相互印证和信息补充;当需要电子探测时,平台间可用频率、波段不同的雷达进行全频谱探测。而且集群内各作战平台联网行动,能够实现平台间的信息共享,可以达到一点发现、全网皆知,为实现协同攻击奠定基础。
二是速度优势。智能化集群具有自主决策能力,可根据战场态势在线自动分解任务并赋予相应的作战平台。各功能平台能迅速作出反应,协同实施干扰压制、火力打击、毁伤评估等行动,缩短了“感知-决策-行动”周期,提高了行动速度,加快了作战进程。
三是协同优势。智能化集群中各作战平台能够自适应协同,可一致进行机动突击与防御。进攻作战时,集群能够高度协调地从多个方向连续或同时对预定目标实施攻击,使敌人应接不暇,也能在诱骗、干扰、电子攻击等软杀伤行动中自动协调最佳攻击时机,有效避免相互影响,提高整体作战效能。防御作战中,集群能够建立多层次防御网,动态实施外围警戒和对威胁目标的灵活打击,保护重要目标安全。
四是数量优势。智能化集群作战通常运用低成本的智能无人化平台,体积小、数量多,根据集群复原能力和功能放大效应,持续保持作战的高压态势和连续进攻势头,使敌防御系统迅速瘫痪,在最短时间内达成作战目的。同时,大量无人平台的分散配置,使敌人需要应对更多的目标,可过度消耗其弹药。